碳素煅烧上膛工段用除尘布袋
阳极炭素/碳素
在碳素行业中,煅烧上膛工段是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,其产生的烟气具有高温、高腐蚀性、高粘附性等特点,对除尘布袋的选型和使用提出了较高要求。
成分复杂:含炭粉、沥青挥发分(苯并芘等致癌物)、焦油、硫化物等。
高温性:部分工序(如焙烧、石墨化)温度可达300℃以上。
粘附性强:沥青烟冷凝后易粘附在滤袋表面,导致糊袋。。
(如石墨电极、碳素制品、电炭等生产)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(如炭粉、沥青烟等),对环境和工人健康危害较大,因此高效除尘系统(尤其是布袋除尘器)是关键设备。
易燃易爆:炭粉粒径细(<10μm),易引发爆炸(需防静电设计)。
温馨提示:如需查看具体产品的属性差异,请点击立即咨询进行咨询。

产品详情
【制程科普】
石墨类:
主要以优质石油焦为原料,煤沥青或合成树脂为粘结剂,经原料制备、配料、混捏、压片、粉碎、再混捏、成型、多次焙烧、多次浸渍、纯化及石墨化、机加工而制成。
炭电极类:
1. 煅烧上膛工段烟气特性
(1)烟气组成
成分 | 特性及危害 |
---|---|
炭粉颗粒 | 粒径细(1~10μm占比高),易悬浮,爆炸风险(爆炸下限20~50g/m³)。 |
沥青挥发分 | 含苯并芘等致癌物,高温时为气态,低温冷凝后粘附滤袋(糊袋主因)。 |
硫化物(SO₂) | 遇水生成硫酸,腐蚀滤袋纤维。 |
氮氧化物(NOₓ) | 高温燃烧产物,加速滤料氧化老化。 |
(2)工况参数
-
温度范围:
-
正常工况:200~350℃(煅烧炉出口温度)。
-
瞬时高温:可达400℃(异常工况需考虑)。
-
-
含尘浓度:5~30g/m³(与原料粒度、煅烧工艺有关)。
-
湿度:低(<5%,但沥青烟冷凝后局部湿度骤增)。
2. 除尘布袋选型关键要求
(1)核心性能指标
指标 | 要求 |
---|---|
耐高温性 | 长期耐受250~350℃,瞬间400℃不熔融(如玻纤、PTFE)。 |
抗化学腐蚀 | 耐酸(SO₂)、耐沥青焦油侵蚀(PTFE或覆膜处理)。 |
防粘附 | 表面光滑或覆膜(PTFE),减少沥青冷凝粘附。 |
防静电 | 表面电阻≤10⁹Ω,防止炭粉静电积聚引发爆炸。 |
机械强度 | 高抗拉强度(煅烧烟气流速快,粉尘磨蚀性强)。 |
(2)推荐滤料类型及对比
滤料类型 | 优势 | 劣势 | 适用性 |
---|---|---|---|
玻纤+PTFE覆膜 | 耐350℃高温,抗酸抗粘 | 脆性大,机械强度较低 | 高温段主力选择 |
P84(聚酰亚胺) | 耐温260℃,抗化学腐蚀性好 | 成本高,不耐300℃以上高温 | 中高温段替代方案 |
PTFE纤维滤料 | 耐腐蚀性极佳,寿命长 | 价格昂贵(约玻纤的3倍) | 高预算、高要求工况 |
3. 除尘系统设计要点
(1)工艺优化建议
-
降温措施:
-
前置旋风除尘+急冷塔(烟气降温至200℃以下),保护滤袋。
-
避免直接喷水(易结露糊袋),采用风冷或余热回收。
-
-
预涂层技术:
-
新袋投用前喷涂氧化钙或石墨粉,防止沥青直接粘附滤袋。
-
(2)清灰方式选择
-
高压脉冲喷吹:
-
压力0.5~0.7MPa,脉冲间隔优化(过频损伤纤维,过低阻力升高)。
-
-
避免机械振动:
-
玻纤滤袋易因机械振动断裂。
-
(3)防爆设计
-
泄爆片:设置在除尘器顶部,爆破压力≤0.1MPa。
-
火花捕捉器:在除尘器入口加装,拦截高温颗粒。
4.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
问题 | 原因 | 解决方案 |
---|---|---|
滤袋板结失效 | 沥青冷凝+清灰不足 | 选用PTFE覆膜滤袋;增加预喷涂;提高清灰频率(但避免过频)。 |
滤袋腐蚀穿孔 | SO₂遇水生成硫酸 | 控制烟气湿度<10%;选用PTFE或玻纤+耐酸处理滤料。 |
除尘器爆炸 | 炭粉积聚+静电火花 | 滤袋嵌入不锈钢导电丝;设备接地;设置CO₂自动灭火系统。 |
5. 经济性建议
-
高温段:首选玻纤+PTFE覆膜(寿命1.5~2年),虽单价高但综合更换成本低。
-
中低温段:可选用P84或防静电涤纶(成本降低30%~50%)。
-
维护成本:定期检查压差(>1500Pa时需停机清理),避免突发性糊袋导致停产损失。
结论
碳素煅烧上膛工段的烟气治理需“高温耐受+防粘防爆”双管齐下:
-
滤料选择:优先选用玻纤基布+PTFE覆膜,兼顾耐温与清灰性能;
-
系统设计:配套急冷降温、防爆泄压、智能清灰控制;
-
维护策略:结合预涂层和压差监控,延长滤袋寿命至2年以上。
6. 典型案例
新型碳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预焙阳极生产线烟气超低排放/沥青烟气净化超低排放,选型芳纶复合覆膜滤袋φ160*6000mm,质保2年。
相关推荐